研究報告提出新觀點:同性性行為在生命起源之初就存在,最初的生物都是既有同性也有異性性行為

一篇關於動物同性戀行為的研究報告在11月18日科學期刊《自然-生態與進化》上發表,該報告基於已有的相關研究,從新的角度提出一種觀點,認為所有的動物以及人類的同性性行為可能在生命起源之初就存在,地球上最初具有性別和性行為的原始生命並不是異性戀,而是從一開始就都不區分性對象的性別,最初的生物可能都是既存在同性性行為也存在異性性行為,後來在物種演變過程中才逐漸分出了異性戀和同性戀等分支。

該報告是由美國的耶魯大學、加州大學等機構的幾位研究人員共同發表。報告作者們認為,同性戀或同性性行為並不存在「是否正常、是否自然」的問題,因為同性行為原本就一直存在,這就是生命起始時的特徵之一,問題並不在於「為什麼會存在同性戀」,而是「為什麼不存在呢」(Why not)?

報告指出,多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和記錄了至少1500種動物的同性性行為,這些動物覆蓋了各種種類。一些海洋生物,例如海星、海膽等棘皮動物,都是既有異性性行為也有同性性行為,而這些海洋動物與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的形態結構較為接近,由此也可以推測,原始生物的性行為也是不分性別,並且可能從最初最簡單的多細胞生物開始就已經是這樣。

報告還認為,同性性行為不僅可能在生命起源之初就存在,而且還延續至今,從表面上看同性性行為似乎不利於生物的繁衍,但研究人員認為,同性性行為雖然不能直接帶來繁衍,但同性性行為的存在或許也對動物的生存繁衍和進化起到了某些方面的有利的作用。

分類: 前沿資訊。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